如今,跟著整個藝術品市場的不斷升溫,和田玉也是越來越受到各路藏家青睞,不管是籽料,仍是山料及各種山子雕件成品,價格在市場上可謂屢立異高。同時也伴生了一種現(xiàn)象:一邊稱和田玉資源日
漸枯竭而價格瘋狂上漲,一邊是和田玉漫山遍野充斥市場,從幾百元、幾千元、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。這讓良多珍藏發(fā)熱友非常迷惑:不是說和田玉稀少、價格昂貴嗎?為什么現(xiàn)在市場上的和田玉卻
隨處可見,而且還附有各種鑒定證書?這到底是什么原因?畢竟什么樣的和田玉才具有珍藏價值?真正的和田玉價格一路瘋長,該如何準確投資?為此,記者走訪了一些業(yè)內人士,首飾設備讓我們一同聽
聽他們的聲音。
市場調查
和田玉市場行情漲勢驚人
和田玉市場近年來一路暴漲,尤其近一兩年價格漲得讓人結舌。有數(shù)據(jù)顯示:1980年,一級和田玉山料每公斤80元,一級和田玉籽料每公斤100元。1990年,價格分別漲到300~350元及1500~2000元。
到2005年,一級和田玉籽料每公斤10萬元以上。而眼下,一級和田玉籽料每公斤價格已經(jīng)升到100萬元以上了。尤其最近一段時間,好的籽料已經(jīng)漲了50%左右,受其影響,與和田玉相似的俄羅斯料等也
水漲船高。而不久前一方乾隆帝御寶交龍鈕白玉璽在2010年香港蘇富比秋拍會上以過億元天價成交,令市場為之震驚;緊跟其后的清代白玉也在2010年秋拍屢出風頭,價格動輒達數(shù)百萬元,可謂帶動盤
活了整個和田玉市場。
喜歡各種玉器的小張告訴記者,眼看春節(jié)即將來臨,他買了一個玉件送給女朋友,附帶的鑒定證書上清楚地印著“和田玉”。但當他把這塊玉拿到資深玉石行家那里時,行家告訴他,這實在就是韓
料。證書上明明寫著“和田玉”,怎么就成了韓料呢?為什么市場上的和田玉不僅沒有顯現(xiàn)出資源稀缺的景象,反而有越來越多的“和田玉”在市道市情上泛起?記者在采訪中發(fā)現(xiàn),原來良多市場上出
售的和田玉,并不是產(chǎn)自新疆和田,而是以俄羅斯玉或者韓國玉等其他玉為主。鑒定專家何建武告訴記者,我們通常所理解的和田玉,指的就是新疆和田一帶所產(chǎn)的玉石。根據(jù)2003年國家修訂的《珠寶
玉石 名稱》和《珠寶玉石鑒定》尺度中劃定,產(chǎn)地不介入定名,但可以使用“和田玉”這個名稱。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(yè)協(xié)會玉石分會秘書長奧巖解釋,“和田玉”這個稱謂如今已經(jīng)不具有產(chǎn)地含義了
,指的就是以透閃石為主要成分的自然寶玉石,包括新疆和田玉、昆侖玉、岫巖玉以及俄羅斯、加拿大和韓國等地所產(chǎn)的一切軟玉。所以,即使是有權勢巨子機構鑒定證書的“和田玉”也不一定就是新
疆和田玉,而可能是韓國玉、加拿大碧玉、俄羅斯玉、新西蘭玉等等。
業(yè)內分析
暴利“催”生的玉石市場
可謂混亂無序
面臨整個玉石市場,何建武分析說,從玉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,一些珍藏家秉承著傳承玉文化的理念在堅守著。從品質傳承上看,卻有些雜亂?,F(xiàn)在人們珍藏和田玉只是一味追求原料的品質,而忽
視雕工的優(yōu)劣及設計風格的內涵?!坝癫蛔敛怀善鳌笔钦f玉只有雕刻成器后才能體現(xiàn)出真正的價值,而這句話在現(xiàn)在一部門“炒料”的人那里卻變成“玉不雕,能掙錢”,只要把玉料往天平上一放,按
重量來算價格,交易利便快捷。何建武告訴記者,目前市場的行情就是明代的玉價格不如清代的玉,清代的玉價格比不外現(xiàn)代的玉,現(xiàn)代的玉價格敵不外玉料原石。于是炒料成了一種利便獲取暴利的快
捷方式,一部門人癡迷其中,樂此不疲。再就是玉料的傳承有些混亂。跟著珍藏佩帶玉的人越來越多,和田玉資源日漸枯竭,于是一些與和田玉化學成分相同的玉種,就被人另辟門路尋找物美價廉的原
料作為新疆和田玉的替換品進入市場,充斥到價格不斷飆升的和田玉中,加上其中一些藏家盲目跟風,導致“山寨”版的和田玉越來越多了,市場顯得混亂無序。
為什么和田玉會被大量山寨?在玉石經(jīng)營者張先生看來,傳統(tǒng)和田玉概念的外延,無疑給了其他玉種“公道”利用的機會,一些外來玉種能夠在短時間內打進市場,各類鑒定證書漫天飛,疑惑很多
消費者。張先生說,凡是含透閃石的材料都是和田玉。“目前市場上真正的新疆和田玉非常少了。”他告訴記者,商家和鑒定機構執(zhí)行新尺度,而傳統(tǒng)的和田玉產(chǎn)自新疆和田還在影響著相稱一批人,這
就給一部門人可乘之機,打著“和田玉”的旗號,隱瞞玉石的產(chǎn)地,牟取暴利。張先生坦言,固然一些外來玉種借著新疆和田玉的強勢上漲而水漲船高,但一般來說,他們都不會等閑用原本的名稱,假
如不打著“和田玉”的旗號,良多人是不會眷顧擺放這些玉的柜臺的,即使韓國玉、俄羅斯玉、加拿大玉價格都挺低的,幾十元、幾百元、幾千元不等,玉質、雕工也很不錯,但很少有人認可。
西北大學文化遺產(chǎn)學院賈麥明以為:“儀器鑒定玉只能測出硬度、比重、密度等,那些‘山寨’版的和田玉,用儀器鑒定是屬于和田玉的概念范疇,但是它的良多方面未必達到和田玉的尺度,好比
質地溫潤柔和等特點,儀器是測不出來的,要憑人手的經(jīng)驗感覺。其次,和田玉硬度、比重之外,其他一些特征長短常重要的,代表著和田玉的文化內涵。好比和田玉是半透明狀的,這剛好符合中國古
代正人的蘊藉的感覺。”賈麥明說,此外,和田玉的硬度是6.5~6.9,對人身體有益等等良多獨特之處是無法“山寨”的,仍是以產(chǎn)地來劃分玉種比較公道,哪里產(chǎn)的就是哪里的玉,不能攪渾。
專家把脈
玉石造假成風
追求精品才是上策
當下藝術品市場在利益的驅使下造假成風,和田玉也不例外。和田玉籽料的價格是山料的數(shù)十倍甚至數(shù)百倍,于是良多山料都拿去“滾”了。滾料,就是將山料磨成卵石外形,然后染成金皮、橘皮
、皮子的顏色,冒充籽料出售。而染色的手法良多,鑒別主要看是不是真的皮,有沒有針眼,毛孔。普通的滾料沒有毛孔,但現(xiàn)在造假者用噴砂機噴出的毛孔幾乎達到了亂真的地步,一不留神就可能打
眼。
該如何辨別真假和田玉呢?鑒定專家王長啟說,首先要從玉質的細膩程度來看,質地越細膩越好。用燈光照著看,和田玉里面會有棉絮狀的結構,山料就比較粗一些,細一些的是籽料。和田玉的顏
色以白色和青色為主,色調平均,以羊脂白玉最為名貴。岫玉和南陽玉也有白色的,但沒有和田玉色正,有的還帶有綠色等雜質。其次是分析質地。和田玉質地致密細膩,潤澤滋潤柔和,具油脂光澤,
給人以柔中見剛之感,白玉尤為顯著。其他玉石也有質地細膩的,但是潤澤滋潤和油脂光澤都不及和田玉。第三是檢修雜質。和田玉質純,雜質極少。雜質常見為鐵質和石墨,多分布于裂紋處,顏色多
為褐色或褐玄色。石墨是玄色的,存在于墨玉中。最后是根據(jù)硬度判定。和田玉硬度為6.5~6.9,用鋼刀刻不動,與其硬度相近的玉石有翡翠,南陽玉等。翡翠硬度為6.5~7.0,南陽玉硬度為6.0~7.5。
那到底什么樣的和田玉才具有珍藏價值?賈麥明說,首先要有精品意識。貴在掌握以下五個原則:凈,勻,潤,純,完整。其中凈的意思是玉的整體純凈、無瑕疵、無石筋、無裂綹才是上品。勻說
的是不能有兩種色像泛起,如灰白色、青灰色、黃綠色。其次,質要潤。質地溫潤細膩,油潤純凈。完整,指的是品相要好,有個口訣是:珍(貴重)稀(稀少)真(真品)善(精美的紋飾)美(保留
完好)。
其次,時代的遲早,也決定玉的珍藏價值,但不是單純的越老越值錢,雕工價值也占很重比例。一個玉件假如沒有深摯的文化藝術內涵及精湛的雕琢技藝,它只能是一件半成品,沒有珍藏性,也沒
有鑒賞性,好的作品一定是體現(xiàn)了雕刻師的文化學識、藝術涵養(yǎng)、雕琢功力的,尤其是一些巨匠的名作,神形兼?zhèn)渚哂泻芨叩乃囆g價值。賈麥明夸大說,只要玉質好,外來玉中有一些也有很高的珍藏價
值,珍藏玉最重要是看品質,而不是聽名頭。
“明年和田玉的市場價格還得翻一番”,某拍賣機構藝術總監(jiān)薛洪濤猜測2011年和田玉市場的新形勢時說:“今后的珍藏市場中,和田玉將是主流”。老玉(明以前漢代以后的玉)具有很高的文物
價值,歷史價值,以前被人們忽視,現(xiàn)在會引起良多有眼光藏家的青睞,珍藏明清玉、老玉的步隊將會不斷擴大,目前老玉的價格屬于慢上坡,以后肯定會有一個噴發(fā)的過程,投資潛力極大,首飾設備
值得關注。